再说那李府管家回到李府后,立马就去给李府当家人李恒回话,李恒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那新来的县令夫人是个郡主?消息可属实?”

    景水县离京城山高皇帝远的,具体是哪个郡主一概不知,只知郡主是有品级的,大多是王公贵族的闺女。

    管家回道:“千真万确,这消息是小人找那县令带来的小厮套来的,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李恒不耐地问道。

    “而且,那小厮还说,那县令大人是不愿被人说是借助郡主之势才来的景水。”管家将安胜想让他得出的答案说了出来。

    “你的意思是?”李恒分析道:“这县令不是被贬而来的?”

    “小人认为,被贬是真的,只是,会在这景水待多久,不好说。”

    李恒沉吟半晌,觉得管家的分析有道理,但若是这样,对待这新来的县令,可就不能像以前那般了,于是大声吩咐一旁的小厮说:“把二爷和少爷叫过来,快去!”

    第二日,李家家主李恒就重新准备了一批礼品,亲自送给到了县衙,县令陈修筠亲自接待,宾主二人相谈甚欢。

    此消息一经传出,不少乡绅前去李府打探消息,之后往景水县县衙跑的乡绅络绎不绝,就连县衙里的衙役们都老实了不少。bigétν

    安胜很是得意,这可都是他当初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主意。

    陈修筠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又给他的郡主夫人写了封信。

    东顺来酒楼里值得高兴的是唐忆雪从小二那打听到了,这个时代也是有相声的,于是带着一行人吃完了,直奔茶馆。

    那说是茶馆,不如说是个大型演出会所,上下两层楼,中间一个大天井,还有雅间,据说每日生意都挺火爆的,这里的表演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相声,更多的是些歌舞。

    唐忆雪一行人来得早,演出还未开始,便要了个雅间坐了下来。

    不一会安武就来报,找到愿意送货去锦南的镖行,唐忆雪给了他三千两银子,让他帮忙安排。

    同时低声跟安武吩咐了些什么,一旁的若超觉得安武的神色比在酒楼时还要怪异,安武一脸不赞成的模样,却依旧点了点头。

    “姐姐,我们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米?景水没有饭吗?”小正太拉着唐忆雪的衣袖,担忧地问:“那哥哥在那边能吃到饭吗?”

    唐忆雪摸摸他的小脑袋:“放心,饿不到你哥的。姐姐买米第一呢,如果你哥那灾害不严重,我就把米给卖了,赚点零花钱。如果严重,我就卖给你哥,帮他赈灾。”ъitv

    一旁的若超瞪大了眼睛看向唐忆雪,这是什么意思?居然是要卖给主子?被妹妹若雨瞪了一眼,才收回了视线。

    陈大三人也面面相觑,他们还以为夫人是担心主子,才……

    小正太点点头,喝了口茶,一会察觉到不对劲,问:“为什么要卖给哥哥?不是应该给哥哥吗?”

    唐忆雪觉得这孩子的想法要不得,立马义正言辞地说:“阿明!你要记得,以后你娶了娘子,要对你娘子好,你的是你娘子的,但你娘子的只能是娘子的!”

    小正太大概是第一次听到此等惊世骇俗之言,目瞪口呆地看着唐忆雪,其他几人都藏不住自己惊讶的表情了,就连若雨和年龄尚小的若灵都一脸震惊。

    “姐姐告诉你啊,女子生孩子是很疼的,以后你娘子愿意给你生孩子,那是花了很大很大的勇气的,而且女人生完孩子还要帮你带孩子,难道你的不该给你娘子吗?”

    小正太完全不吃这一招,直接问:“可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啊!”

    “从来如此,那便对吗?”

    唐忆雪把鲁迅现在这个振聋发聩的经典名句说完后,又道:“阿明,以后你会遇到很多事情,你需要自己来判断对错,而不是依靠世俗的定义,明白吗?

    小正太一副,我不太懂,但我大为震撼的表情。

    “再说啦,现在男人三妻四妾的,万一做娘子的把钱给做相公了,他拿娶养小妾了,那不是亏大发了,所以做娘子的一定不能把钱给相公。唐忆雪说到这个,有些气鼓鼓地对两个小丫头说:“若灵若雨,你们记住了吗?”

    若雨下意识的点点头,觉得夫人似乎说得很有道理!

    若灵一脸崇拜的点点头,说:“小姐,你放心,奴婢的月钱,除了你谁都不给!”

    唐忆雪笑着摸摸她的头,道:“我要你的钱干嘛,你攒着自己花就行。”

    而唐忆雪不知道的是,隔壁包厢里在等友人的崔永康刚刚完整的听完了这番发言。

    莫问赶紧将门关上。

    “哪里来的女子,怎么如此大逆不……”莫言听完唐忆雪的话忍不住嘀咕起来,被莫问一个提醒的眼神一看,噤了声。

    崔永康一行人刚进雅间时,便听到安武要往景水县运粮一事,心中已有了猜测,加上安武的称呼为“夫人”,崔永康基本确定了,码头的那女子就是梦中这时候“已死”的宁清郡主。

    没想到这宁清郡主不仅没死,反而有了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

    一二十左右锦衣男子,身后带着一个十三四的清秀小厮,在小二的带领下,推开包厢的门,看到崔永康眉头紧皱的想着什么,锦衣男子问道:“允文,久等了。”

    而他身后的清秀小厮,则偷偷打量着崔永康。崔永康回看了一眼,立刻认出了这是栾元清的未婚妻,心中好笑,却还是站了起来,行了一礼道:“元清,好久不见。”

    二人寒暄完,栾元清问:“允文,你刚刚在想什么呢,可有什么烦心之事?“

    崔永康疑惑,但面色却一丝不露,说:“近乡情怯,想到小时候一些事情罢了。”

    栾元清也不纠结,二人又叙了会旧。

    栾元清隐约觉得崔永康似乎不再像以前只愿纵情山水,于是问道:“允文,这次回来,可是想通了要科考入世?”

    崔永康点点头道:“往日是我着想了,仔细想来,科考才是正统。”

    栾元清大笑一声,兴奋道:“允文,你终于想通了。”随即略带可惜:“哎,可惜!若是你早些时候进京,我兄弟二人便是同年了,今年的状元也必定是你!”

    栾元清是大理室栾少卿的儿子,今年刚中的进士,而今在天津府里做事。

    崔永康摇摇头,道:“那也未必!”

    栾元清以为他是谦虚,毕竟在他眼中,今年的状元只是一个绣花枕头而已。

    正说着楼下的歌舞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