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忆雪察觉出这掌柜的心思,笑道:“酒楼嘛,主要还是味道,个人有个人的喜好,就像大家都说文无第一一般…”

    唐忆雪还没说完,掌柜的就接话道:“唐先生的意思小人明白了,日后这菜色上,君又来也一定会更加用心的。

    唐忆雪:???

    我只想跟你说,夸你这边的菜色,那是另外的价钱!

    但人家掌柜的已经这么说了,唐忆雪如今大文豪的形象也不太适合再去谈钱的事,这是唐忆雪突然明白,为何现代那些明显身边都会有经纪人这个职业了。唐忆雪看了看自己身边这几个人,阿明以后估计得跟着他哥,若灵太跳脱了,万一被人坑了呢,要不还是培养若初吧!又乖巧又懂事。

    这样想着,唐忆雪看若初的眼神带了些兴奋,弄得若初还以为自己刚刚吃完,没擦干净嘴巴,赶紧偷偷用手帕擦了下。

    最后一行人离开前,掌柜的又给了唐忆雪一千四百两,还亲自送他们到了门口。

    刚一出门,若灵就低声对唐忆雪说道:“小姐,你好厉害啊!写了三副字,就赚了两千四百两银子。”

    唐忆雪满脸笑容地低调谦虚道:“小意思小意思。”

    紧接着,唐忆雪在四个小学生一人一句的夸耀中渐渐迷失了自己……biqμgètν

    若初崇拜地看着自家小姐,想着这两日小姐几幅字就换了这么多银子,暗地里告诉自己,一定要跟着小姐好好学习,日后才能带母亲和弟弟过上好日子。

    而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那掌柜的慢慢直起身子,嘴里嘟囔道:“要是主子早点搞定夫人,该省多少钱啊!”

    远在景水县的陈修筠突然打了个喷嚏,安胜连忙给他披上披风,嘴里还念叨着:“这还不到三月,虽说这儿确实不冷,但主子您也不可大意啊,这春日里得伤寒可是不得了的事。”

    陈修筠摆摆手,阻止了他的喋喋不休,问道:“姜易那边怎么样了?”

    “姜易那小子最近和秀娘子打得火热,昨日李旭在街上已经遇到了秀娘子,这会正在打听秀娘子的情况呢!”

    陈修筠点点头,来景水两年了,因怕有人盯着,一直不能大刀阔斧得做些什么,只能徐徐图之,而今他已经完全掌握了整个县衙,在百姓心中也有了官府的意识,而景水县的李、姜、庞三家,庞翰池已经暗地里掌握了庞家,现在就只剩下李姜两家了。

    “这几日不要秀娘子再直接联系,告诉陈婆若是秀娘子临时反悔,一定要保住她全身而退,剩下的事情我来收尾。”

    安胜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终究还是只说了句:“是!”

    “夫人,到谢府了。”马车外王鹏实的声音传来。

    唐忆雪下马车时,谢家的门房已经迎了过来,已经二月二十二日了,谢弘毅的大婚之日即将到来,谢府门口迎来送往的倒是极为热闹,此时除了他们一行人外,还有两拨人在前面,看样子是前来送礼的下人。

    那门房和柏杰交涉了一番,立刻朝正在和其他人交涉的一中年男子走去,边走还边叫道:“朱管家,表小姐,表小姐回来了!”

    只见那中年男子立刻转过身,朝唐忆雪这边看来,接着快步走了过来,仔细看了看唐忆雪,脸上似喜似悲,又很快扬着笑脸,热情道:“表小姐回来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小人见过表小姐,表小姐,老爷老夫人早就交代过了,表小姐回来直接进门就行,小人这就给表小姐带路去见老夫人。”

    那门房见管家如此,急忙提醒道:“朱管家,还有柏将军呢!”

    那朱管家这才看到一旁的柏思源等人,连忙告罪道:“是小人是不是,一见到表小姐就……慢待将军了,还请将军见谅!”

    柏思源表示自己并不在意后,一行人才有条不紊的跟着朱管家进了谢府。

    谢家不愧是江南四大家之一,整个谢宅是个四进的院子,但看大小却比有些五进的院子还要大,一路上亭台阁楼,池馆水榭,还有那假山怪石,藤萝翠竹应接不暇,遇见过几批忙碌的下人,但人人都忙中有序有条不紊。

    众人走了小一刻钟,终于走到了老夫人的梧桐院,刚到门口,就见一个妇人,身穿紫色绸衫,约莫三十七八岁左右年纪,瓜子脸,双眉修长,容色清秀,一双美目直勾勾地看着人群中的唐忆雪。

    那妇人就是唐忆雪的舅母,谢严氏。bigétν

    唐忆雪忙上前几步,还未行礼,严氏就握住了她的双手,柔声道:“阿雪,是阿雪对吧,你都这么大了,你长得真像你娘啊!”

    唐忆雪此时心中突然涌出一股难受之意,还未等她反应,两行热泪就流了下来,这是这一年多来,她首次感受到原身的情绪。

    “娘,瞧你,表妹刚到家就被你弄哭了。”从外面匆匆赶回来的谢弘毅一进门就见到这幅场景,忍不住出口揶揄。

    谢弘毅边说边上前扶住还有些情不自禁的严氏,道:“娘,表妹远道而来还是先让她进屋休息一下,咱们有话慢慢说。”

    严氏拿出帕子拭了拭眼角,这才拿出了江南谢家老夫人的派头,道:“也别进去了,我让朱管家,先带你们下去休息,舟车劳顿的,你先休整休整,舅母在这等你,喜欢吃什么?舅母亲自给你做,这是你的孩子吧,看着真机灵……”ъitv

    别看严氏如今一副林黛玉的架势,但在江南的名声可十分不好惹。

    要说这严氏也十分不容易,谢家作为江南的老牌四大家之一,当家主母向来都是各大世家里挑选的,唯独严氏原本只是青山书院里严夫子的女儿,当年谢家独子谢方正在青山书院求学时对她一见钟情,非她不娶,谢家老爷夫人拗不过儿子,这才点头同意。

    谁知没过几年好日子,谢家二老双双离世,丈夫也坠马而亡,当时长子才十三岁、次子十一根本撑不起偌大的谢家,更别说保住四大家的位置了。

    后来谢家三房逼迫谢弘毅让出家主之位时,一个书香世家的长大的严氏居然能豁得出去拿着谢方正的排位就宗祠面前以死相逼,这才让谢家三房明面上消停了下来。

    之后严氏以十分强硬的手腕辞退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带着一众忠仆撑起了风雨飘摇的谢家,那几年等着看她笑话的多了去了,但最终她还是撑了下来,等谢弘毅慢慢长大后,又果断地把家业都交到了谢弘毅手中,从此在家专心礼佛。

    在谢弘毅还未成长起来的那些年里,江南也总有人戏称,四家只剩其三,谢家难得恢复往日荣光。然而三年前谢弘毅接手谢家后,谢家势头越来越猛,特别是一年前谢家书院将《三字经》这些读书人必备的书籍价格降下来后,在江南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上升了一大截。